时间:2025-05-27 14:53来源:中华新能源汽车网作者:综合人气:
全球每三辆车,就有一辆车搭载了宁德时代的电池。从2017年成为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以来,宁德时代牢牢地占据着全球市场接近四成的份额。
5月20日上午,宁德时代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,首日涨超16%,总市值1.39万亿,成为今年截止目前的全球最大IPO。
上市前几天,宁德时代在深圳参加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/展览会(CIBF2025),亦是现场的明星。展厅前摩肩接踵,场面火爆,几乎三分之一逛展的人背着宁德时代展位发出的手提袋。
CIBF与“宁王”,顶流与顶流的共同奔赴
CIBF是宁德时代参加的为数不多的国内展会之一。在2024年重庆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/展览会(CIBF2024)上,公司首席科学家吴凯首次公开了公司全固态电池的研发进展,被认为是该届展会最大亮点之一。
被誉为电池行业“奥林匹克大会”的CIBF,2025与宁德时代再次携手,背后原因不难理解。
出海找增量,制造外延与本地化协同成为企业共识
宁德时代在CIBF介绍了其全球制造体系布局,包括德国工厂已投产、匈牙利工厂在建、西班牙工厂与Stellantis合资推进;并通过港股IPO推动欧洲本地供应网络扩展。
随着产能布局全球化与合规门槛同步抬升,中国电池企业在本届CIBF普遍将“本地制造+标准适配”作为海外业务拓展的基础策略。
在CIBF现场,来自欧洲、东盟、中东、拉美等地区的海外买家与中国企业开展了多轮商务洽谈,形成高效供需对接。其中,“泰国采购团贸易配对会”作为代表性活动,围绕储能系统、电动车用电池等重点场景展开深入合作洽谈,多个意向现场落地。
科技创新铸就中国电池产业的韧性
技术创新始终是电池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支撑。中国锂电企业凭借产业链整合能力与研发投入强度,正在能源竞赛中占据关键卡位。
2025年是固态、钠电、快充等关键技术从实验室走向量产化的拐点。在本届CIBF论坛,多位顶尖专家带来重磅报告,集中体现当前新能源领域的技术高度与创新方向:
-孙学良院士:提出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发展三阶段,聚焦提高离子导率、稳定性和电化学窗口,是下一代全固态电池关键路径;
-杨晓光教授(北京理工大学):认为“固态电池+速热体系”是高比能、高功率场景下的最佳融合,需要材料、结构与运维协同突破;
-陈忠伟院士(中科院大连化物所):强调“多技术融合”将成为动力电池演进方向,氢混、固态、钠电将协同构建未来动力体系;
-黄学杰研究员(中科院物理所):分享1000Wh/L高能量密度电池的材料体系研究进展,聚焦超高镍三元、硅锡复合负极与固体电解质协同。
据主办方介绍,以前的CIBF两年一办,以后会变成一年一办,也是为了应对日新月异的锂电技术升级迭代。
超大规模市场的开放引力场
“当我们寻找下一个高增长市场在哪里,答案还是中国。” 在本届CIBF展区,参展小企业数量明显增长,不少装备、隔膜新秀企业亮相。
“‘速度’是我对于中国市场最深刻的印象,中国创新速度之快、创新力量之强大,都让人赞叹。”不少企业在CIBF2025期间都发出这样的感慨。
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为产业发展带来了多重战略优势:不仅体现在规模经济的成本优势上,更通过需求牵引、技术迭代和全球资源配置重塑了产业格局。
追光而遇,万象生辉。当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形成正向循环,绿色能源产业不仅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,更在重塑人类文明与地球生态的共生关系。这场变革的终局,或将决定下一个百年全球产业的权力版图。